• “嘎牙鍋” 春耕的儀式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龍勝海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聶陽欣 日期: 2023-05-19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大寨的村民搶到了野雞,興高采烈往回走(龍勝海/圖)

    農歷三月,春氣回暖,雨量豐沛,正是春耕開始的時節,許多民族在這時候表達對農耕的信仰。布依族在三月三祭祀山神,期盼山神滅蝗蟲、驅螞蚱,保護莊家;畬族人過谷生日,給米涂上一層顏色,祈求豐年。在苗族,農歷三月第一個丑日要舉行“嘎牙鍋”,以一場盛大的活動提示著春耕將至,故“嘎牙鍋”又稱“開秧節”、“收心節”。

    “嘎牙鍋”曾中斷了60年,2017年起,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丙妹鎮大塘村恢復舉辦。大塘村在苗語叫“養翁”,雖然多年沒有舉行“嘎牙鍋”,村里的老人們一直記得節日的習俗。

    村民準備飯菜等親戚朋友來做客(龍勝海/圖)

    節日從家庭祭祖開始,簡單的儀式過后,苗家人端出蒸制好的花米飯,配上魚蝦、雞蛋、泥鰍等菜肴,等待上門的客人。村里的孩子們穿上苗族傳統服飾,連成一排,跟著拎竹筐和竹筒的大人走村串戶討要“百家飯”。在村里走過一圈,竹籃里就裝滿了各家的花米飯。

    跟著大人去討百家飯的小孩們(龍勝海/圖)

    午后飯畢,寨老領著村里人來到社堂舉行統一祭祀活動,小伙子們圍著山坡吹奏蘆笙。蘆笙用粗細長短不同的竹筒制作而成,短的蘆笙不過半米,長的超過人身,竹和風吹出蘆笙渾厚悠長的聲音。寨老完成祭祀后,領著眾人往村外走,去崗邊寨南順蘆笙堂參加盛大的“搶野雞”蘆笙會活動。蘆笙手扛著蘆笙、挑著百家飯和野雞,浩浩蕩蕩地行走在山間。

    “搶野雞”是整個節日中最精彩的部分,大塘村的兩個寨子一守一攻,充滿了競技的刺激和協作的熱情。今年,把守的一方是江邊寨,攻搶的一方是大寨。江邊寨準備了一只體態健碩的野雞,將它掛在蘆笙堂中央的一根1丈5高的麻櫟木桿上,男人們在木桿前緊密地站成一堵人墻。大寨的男人們也準備好了,他們肩并肩地向前沖,和江邊寨形成對壘之勢。幾番較量后,兩個寨子的人們擠成一團,大寨的一名年輕人在同村人的托舉下攀上了木樁,成功奪取野雞。

    大寨的男人們在寨老的帶領下準備搶野雞(龍勝海/圖)

    以前,大塘村的男人以狩獵為生,身手是否敏捷決定了男人在村里的地位,“搶野雞”就成了年輕人展現自身力量的舞臺?!皳屢半u”活動中表現出彩的男子更能引起異性的注意,借此找到伴侶,一起耕種土地、繁衍人丁,帶來生生不息的希望。

    大寨和江邊寨的村民上演搶野雞的“攻守大戰”(龍勝海/圖)

    大寨的一名年輕人在同村人的托舉下攀上了木樁,成功奪取野雞(龍勝海/圖)

    飯食的香氣在河灘邊彌漫開來,兩個寨子的人共同拿出竹筐里的“百家飯”,與在場的人分而食之?!盎罪垺庇膳疵渍糁贫?。糯米適應黔東南地區的土地,是這里出產的最具代表的農作物之一,也是這里逢年過節必備的食材。人們用舊年的收獲期盼新年的豐收。

    在河灘上,男人們最后一次吹奏蘆笙?!案卵厘仭敝?,人們收心干農活,蘆笙會被封存起來,直到糯禾豐收的時候,人們再次吹響蘆笙慶賀新米節。

    來看搶野雞的人們(龍勝海/圖)

    返村的山道上,大塘村宰博寨的村民守在半路,用浸過泥水的樹枝給過路的大寨村民涂抹泥漿。苗族人相信,被泥漿裹著越多越有福氣。土地和水,都是孕育生命的事物。

    大寨和江邊寨的村民分享百家飯(龍勝海/圖)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過河觀看節日活動(龍勝海/圖)

    兩個寨子的村民互相敬酒(龍勝海/圖)

    酒足飯飽后,兩個寨子的村民比賽吹蘆笙(龍勝海/圖)

    宰博寨的村民給路過的大寨人裹泥漿(龍勝海/圖)

    一位婦女在遠處用手機拍攝蘆笙比賽(龍勝海/圖)

    寨老和準備封存的蘆笙(龍勝海/圖)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8期 總第818期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30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
    欧美日韩一二三_国产精品午夜视频_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分类_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