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土之王”納達爾退役,再勇猛的斗士也有離場的一天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特約撰稿 梁中明 日期: 2024-10-18

    締造了現代男子網壇黃金年代的“三巨頭”,繼費德勒退役之后,又輪到納達爾終要離場,只剩下德約科維奇還在奮力爭冠。

    2024年4月25日,西班牙馬德里,在2024馬德里網球公開賽男單首輪比賽中,納達爾2比0戰勝美國選手布蘭奇,向觀眾揮手致意(圖:新華社)1

    2024年4月25日,西班牙馬德里,在2024馬德里網球公開賽男單首輪比賽中,納達爾2比0戰勝美國選手布蘭奇,向觀眾揮手致意(圖:新華社)

    北京時間2024年10月10日晚,38歲的西班牙網球巨星拉斐爾·納達爾在社交媒體宣布,自己將在11月的戴維斯杯決賽后正式退役,結束23年的個人職業網球生涯。

    兩年來受傷病困擾,這位“紅土之王”此前早有暗示會在2024賽季后退役。人們對他即將離開賽場早有心理準備,只不過當消息真正落定時,大批球迷依然覺得惆悵不已:締造了現代男子網壇黃金年代的“三巨頭”,繼費德勒退役之后,又輪到納達爾終要離場,只剩下德約科維奇還在奮力爭冠。過去的時間已經像納達爾的發際線一樣,不斷往后收縮不可挽回。

    作為男子網球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納達爾拿過22個大滿貫冠軍,在男子選手中僅次于德約科維奇的24個。他在法網的統治力更是前無古人,曾14次捧杯。在納達爾宣布退役之后,昔日惺惺相識的老對手和老朋友費德勒送上了祝福:“多么偉大的職業生涯啊,拉斐爾!我一直希望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感謝你給我們帶來的難忘回憶,感謝你在我們熱愛的運動中取得的所有不可思議的成就。這絕對是一種榮幸!”目前世界男子網壇排名第一的辛納則評價說:“我很幸運能認識他,他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人。我們都看到了他作為一名球員有多優秀。他還教會我們,要時刻保持謙虛?!?/p>

    2022年9月22日,英國倫敦,納達爾(右)、費德勒(中)和德約科維奇參加拉沃爾杯的賽前訓練(圖:視覺中國)

    2022年9月22日,英國倫敦,納達爾(右)、費德勒(中)和德約科維奇參加拉沃爾杯的賽前訓練(圖:視覺中國)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納達爾,尤其那些備受他在球場上的“磨蹭”作風折磨的對手及球迷們。納達爾在每次發球前都有一系列招牌小動作,捋頭發、摸鼻子、扯短褲,以及將球往地上彈足五下,這讓他時不時超出發球的時間規定,黑粉們諷刺他是個應該自帶發球鬧鐘上場的“磨王”。然而更多人鐘愛納達爾穿著無袖衫在球場上永遠奔跑的鋼鐵意志。這位像蠻牛一樣展示著強勁力量及剛毅氣質的斗士,在日常生活中樸實而謙遜,不太自信,有著嚴重的強迫癥一般的儀式感。這是一位體育超級巨星給予外界巨大分裂感的一體兩面。

    最光輝奪目的一場比賽

    1986年6月3日,納達爾出生在西班牙馬洛卡島的一個小鎮。2001年,年僅15歲的他轉入職業網壇。征戰成年組賽事4年后,19歲的納達爾就捧起了人生中第一個大滿貫冠軍獎杯——法網火槍手杯,踏出日后多年統治羅蘭·加洛斯球場的第一步。但對于納達爾而言,法網首冠并非他生平意義最大的一場比賽。2008年的溫網男單決賽,才是他個人職業生涯中意義最非凡的,那時的對手,正是往后纏斗多年的瑞士天王費德勒。

    這場溫網決賽一共耗時4小時48分,是截至當時溫網歷史上用時最長的決賽,后來許多網球評論員和名宿皆盛贊這是網球史上最經典的比賽。最終納達爾以3比2擊敗費德勒捧杯。

    2008年7月6日,英國倫敦,2008溫網男單決賽,納達爾(右)擊敗費德勒奪冠,兩人擁抱致意(圖:視覺中國)

    2008年7月6日,英國倫敦,2008溫網男單決賽,納達爾(右)擊敗費德勒奪冠,兩人擁抱致意(圖:視覺中國)

    納達爾對這場勝仗刻骨銘心,此前兩年溫網決賽納達爾都輸給了費德勒,讓費德勒成就了溫網五連冠的偉業,并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壟斷了237周的時間。似乎沒有人能在溫布爾登擊敗費德勒,但納達爾做到了。在費德勒身后,納達爾已在世界第二的位置耐心等待了三年多時間,擊敗對手奪冠后,他終于躍升到世界第一。

    “登上世界第一的位置一直是我奮斗的目標,”后來納達爾在自傳中說,“每次比賽我都希望獲得勝利,我對輸贏非常執著,開不得任何玩笑?!?/p>

    王者納達爾后來事無巨細地回憶了這場比賽的前前后后,可見其在當事人心目中的分量。納達爾記得,比賽前他走到樓下的醫療室,讓醫生給他的左腳掌注射止痛劑。那一年的溫網自第三輪比賽后,納達爾的左腳就起了一個水皰,一小塊跖骨的周圍腫得厲害,他必須給左腳的傷患部位止痛,否則無法進行比賽——那是常人根本無法忍受的劇痛。

    職業體育金字塔頂層的選手,大多擁有閃光的堅毅品質,具備頑強的戰斗意志,不到最后一個球成為死球之前,永不放棄。納達爾正是這種精神的最佳代言人之一,于是觀眾經??梢钥吹剿c強勁對手無比漫長的鏖戰。2012年納達爾又參與創造了一場“澳網史上最偉大的決賽”,這場決賽一共耗時5小時53分鐘,打得天昏地暗。比賽結束后他與德約科維奇都累得站不住了,不得不坐在椅子上休息,等候頒獎。只不過這一次,納達爾輸了。

    對自己極度殘酷的斗士

    在粉絲眼中,站在球場上的納達爾就像一位手執巨斧的角斗士,這種充滿激情的戰斗特質讓他在紅土賽場更顯奪目??傆腥嗽尞悶槭裁醇{達爾在法網的紅土賽場會有如此強大的統治力。美國知名網球專欄編輯杰拉爾德·馬爾佐拉蒂分析了原因,他說:“納達爾的技術優勢是左手正手球,他的斜線球剛好打在慣用右手的對手的反手上,而且是無可匹敵的上旋球?!?/p>

    2024年5月27日,法國巴黎,在2024年法網男單第一輪比賽中,納達爾0比3不敵德國選手茲維列夫,無緣下一輪(圖:新華社)

    2024年5月27日,法國巴黎,在2024年法網男單第一輪比賽中,納達爾0比3不敵德國選手茲維列夫,無緣下一輪(圖:新華社)

    紅土場球速較慢,正手擊球次數更多,“在離開納達爾兇猛的球拍后,球彈得又高又遠,在一秒鐘以內完全旋轉了80次……通常情況下,對手用反手打出與肩齊高的斜線球,但力度較弱,納達爾便有機會打出角度更大的正手斜線球進行回擊。就這樣打下去,直到對手再也打不了反手球。而且,如果納達爾狀態好,他會用正手斜線把對手逼得越來越遠,也會突然改變球的方向,打出直線球,讓被困在反手區的對手夠不到?!?/p>

    加上納達爾超強的身體素質和耐力,令他在紅土場上所向披靡。

    在職業生涯后期,納達爾精進了反手削球技術,開始縮短回合并壓上網前。讓人感嘆不已的是,即使年歲漸長,但納達爾骨子里那種好勝而死扛到底的熬苦態度一點沒變。2022年印第安維爾斯網球公開賽半決賽,納達爾擊敗了年齡只有他一半、當時才18歲的天才后輩阿爾卡拉斯。后來人們才知道,比賽期間,納達爾的一根左肋骨出現了應力性骨折。

    納達爾為網球運動帶來了獨特的氣質,網球評論員馬爾佐拉蒂稱之為“體貼的兇猛”:一種毫無憤怒或怨恨的激烈競爭精神——“他鞭策自己,對肌肉發達、飽受傷病的身體提出嚴苛的要求,因為他相信這是運動的終極要求,也是一名冠軍的使命。你能感受到他的運動員精神,他的掙扎,他的偉大?!?/p>

    說到底,如果不是身體受到了限制,深深感受到傷病已令自己無法在競技場上痛擊對手,一位斗士不會輕言退場。

    讓納達爾稱霸紅土賽場的強大的正手擊球能力、體能及身體條件,來自其日以繼夜非常艱苦的訓練,而主導者正是他從小的教練——叔叔托尼·納達爾。托尼曾經透露,他從小對納達爾進行的是“虐待式”教育,無論輸贏都要不停挑刺。他告誡自己的侄子要習慣這種壓力,“因為對手比我還要殘忍?!?/p>

    這種嚴苛的訓練態度,也被叔侄倆注入到他們開辦的納達爾網球訓練學院中。2023年,有已經離開訓練學院的前學員埋怨說,學院訓練量過大,容易導致受傷。該學員覺得很少人有像納達爾年輕時一樣的身體條件,也很少人能夠為了網球,在學院里承受每天訓練5小時而沒有休息日的生活。

    對身體一直高強度的壓榨,是不是納達爾在職業生涯后期傷病不斷的原因?在自傳中,納達爾表達了對費德勒的羨慕:“許多時候,我在疼痛的伴隨下進行比賽,但我想所有的精英選手都是這樣,唯一的例外可能只有費德勒。我必須將我的身體鍛煉塑造到極致,才能承受網球向身體不斷施加的壓迫。但費德勒卻似乎與生俱來就具備了網球比賽的天賦,他的身體機能——他的基因——似乎與網球切合得天衣無縫,這讓他全然不受傷病的困擾,而我們卻注定要與傷病為伍?!?/p>

    2019年11月24日,西班牙馬德里,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決賽,西班牙隊以2比0擊敗加拿大隊贏得冠軍,納達爾(前)與隊友、工作人員合影(圖:視覺中國)

    2019年11月24日,西班牙馬德里,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決賽,西班牙隊以2比0擊敗加拿大隊贏得冠軍,納達爾(前)與隊友、工作人員合影(圖:視覺中國)

    “極度敏感的普通人”

    與球場上兇悍的形象完全不同的是,媽媽安娜·瑪麗亞認為,日常生活中的納達爾“終究是一個極度敏感的普通人”。她這樣形容自己的兒子:“充滿了憂慮和不安全感,不了解他的人很難想象他會是這樣?!?/p>

    瑪麗亞對外界透露,納達爾不喜歡黑燈瞎火,睡覺時得開著燈或開著電視。打雷閃電也會令他感到不安,小時候如果遇到雷雨天氣,他會躲在枕頭底下。一般來說,西班牙人都比較喜歡吃奶酪、西紅柿、火腿,然而納達爾都不喜歡。

    陪伴納達爾生活、出外參賽多年的瑪麗亞驚訝于自己的兒子平時那么膽怯:“只要見他一面,你就會知道他是個直腸直肚的人,而且心地非常善良,但總是憂心忡忡。如果你了解他的內心,你就會知道他是那么矛盾?!蹦贻p時,如果納達爾出門,會不斷提醒瑪麗亞說,睡覺前把家中的爐火熄滅,在外面三番四次打電話確認;如果瑪麗亞要開車一小時以上到另外一個城市,納達爾就會反復提醒媽媽,小心駕駛,不要超速。

    親人這些介紹可以讓外界更加清晰了解到,為何我們看到的納達爾,在球場上總是那么注重儀式感——他需要通過一系列儀式,來鼓舞自己上場勇敢戰斗,他在用最大努力迫使自己面對挑戰,將恐懼與不安壓在心底。那些強迫癥一樣的固定動作,是他為自己穿上的盔甲:

    每場比賽前,納達爾都習慣于洗一個冷水澡,讓自己相信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時空,身上的力量和肌肉彈性在慢慢積聚,納達爾說這是踏上不歸之路的第一步;

    納達爾要為自己纏頭巾,一絲不茍地綁好,這樣能防止頭發下垂擋住視線,而且也是準備上場戰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他認為這是同樣具有決定性的時刻,就像洗一個冷水澡一樣,讓知覺更加敏銳,投入即將開始的戰斗;

    每當在比賽間隙坐下來休息時,納達爾會從一個水瓶喝一小口水,然后再從第二個水瓶喝一小口,接著把兩個水瓶放在椅子左前方的腳下,前后整齊地對好,瓶子商標面向場內,呈對角線指向球場。后來全世界都很清楚地知道納達爾這種“強迫癥”的存在。2015年澳網男單第四輪,納達爾迎戰南非選手安德森,在第三盤最后一局,突然有風刮來吹倒了他兩個水瓶中的一個。對手安德森提醒裁判,裁判隨后授意場邊的球童去把納達爾的水瓶重新擺放整齊??吹竭@一幕,納達爾露出了靦腆的笑容。

    但納達爾從不認為自己這個“怪癖”是種迷信。他說,如果這是迷信,自己怎么會無論比賽輸贏,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樣的事情呢?納達爾說:“這是讓我投入比賽的一種方式,讓周圍的環境和我腦海中的秩序相吻合?!?014年的一場溫網比賽,捷克選手羅索爾曾故意打翻納達爾的水瓶,試圖打破他固守的“秩序”,但沒有達到效果。

    2004年11月30日,西班牙塞維利亞,正在備戰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的西班牙隊成員納達爾興致勃勃地踢起了足球(圖:視覺中國)

    2004年11月30日,西班牙塞維利亞,正在備戰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的西班牙隊成員納達爾興致勃勃地踢起了足球(圖:視覺中國)

    追溯到2004年,年僅18歲的納達爾代表西班牙隊捧起了戴維斯杯,那是他職業生涯中第一個重大賽事的冠軍。20年后的2024年,他選擇在家鄉西班牙舉辦的戴維斯杯決賽上退役。這將是一個圓滿的“秩序”鏈條,很符合納達爾對儀式感的高度需求。

    在宣布自己將要退役的視頻中,納達爾說:“人的一生中,萬事皆有始有終。我認為現在是結束自己漫長職業生涯的時候了,而且這段生涯已經比我預想的要成功得多?!?007年在溫網決賽輸給費德勒后,納達爾一度非常沮喪,甚至覺得自己再難打進溫網決賽了。那時的他覺得職業運動員的生涯其實很短暫,而機會稍縱即逝,他為錯失在溫網奪冠的機會而懊惱不已。他當時一定沒有想到過,多年后自己在36歲時還可以拿到法網冠軍。

    2022年6月5日,法國巴黎,2022法網公開賽男單決賽,納達爾以3比0戰勝挪威選手魯德,奪得大滿貫第22冠(圖:視覺中國)

    2022年6月5日,法國巴黎,2022法網公開賽男單決賽,納達爾以3比0戰勝挪威選手魯德,奪得大滿貫第22冠(圖:視覺中國)

    這些年來職業體育中不斷加入了高科技元素,隨著訓練儀器和醫療康復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頂級運動員的職業壽命比過往已經延長了不少。像40歲的詹姆斯依然在NBA馳騁沙場當大佬,“絕代雙驕”C羅、梅西還在職業足壇貢獻余熱,乒乓球“老將”馬龍依然可以在奧運賽場“傳幫帶”并拿到金牌。只不過,運動員總歸是人,再勇猛的斗士,也有離場的一天。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8期 總第818期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30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
    欧美日韩一二三_国产精品午夜视频_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分类_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趣视